发布时间:2024-12-23 15:50:16 人气:14 来源:天云祥客服外包
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执政已显现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治理的战术性工具,更是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电子政务的概念广泛且多变,其内涵随发展阶段的演变而各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电子政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基础设施的单一领域普及到全面推进的历程。
萌芽与办公自动化时期 (1981年—1992年)
自19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发展政府信息化机构,并形成了相应的人才队伍。1981年的“六五计划”明确提出了政府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至“七五”时期,已建立了包括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在内的多个信息系统,奠定了政府电子化建设的基础。
从“三金工程”到政府上网 (1993年—2000年)
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推动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目标是到2000年实现大部分政府部门上网。这一举措极大推动了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单向应用到全面发展 (2000年—2013年)
21世纪初,政府投入巨资于电子政务建设,政府网站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历经变更,相关制度陆续出台,业务应用日益多元化。
政策日渐完备,应用走向成熟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电子政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电子政务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快速推进,各级政府部门也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统筹推进的新时期 (2014年至今)
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电子政务进入统筹推进的新阶段。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重点,有效解决了信息共享难的问题,并推动了在线政务服务的快速发展。
电子政务的未来:数字政府?
尽管电子政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条块分割、电子与政务融合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数字政府作为电子政务的新趋势,正在广东、广西等地得到实践。未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数字政府有望成为更多地方的建设目标。
今日已有 123 家企业获取报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