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10:12:57 人气:18 来源:天云祥客服外包
||2007-06-18
中国企业成长于“大量营销”的时代,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说服消费者接纳公司提供的产品。而现在企业需要思考的是,
在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成长后,中国大部分有着超过20年历史的公司开始面临“增长的陷阱”。市场在不断进步,但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人力资源的发展瓶颈、灵活的战略需求、不确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以及快速变化的技术等。人们开始质疑管理努力对企业贡献的多少。
从本质上说,企业应贴近顾客,满足他们的需求。但越来越多的企业似乎脱离了经营现实,热衷于竞争游戏,而非围绕顾客需求展开工作。
过去的30年,我们的企业在许多领域经历了巨变:制造活动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成本大幅下降;供应活动正向即时管理过渡;信息技术替代了大量文字工作,管理人员数量减少。但令人惊讶的是,在顾客方面的努力并未有太大改变,企业经营基本保持原样,营销上的努力不明显。
西奥多·莱维特曾说:“企业目的是吸引并留住顾客。不能吸引一定比例的购买能力强的顾客,企业就无法存续。顾客总有许多选择,他们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帮助顾客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更出色的功能、更高的价值和更便利的服务,企业才可能生存和繁荣。”
对企业家而言,无论是幕后工作还是直接面对公众,迅速树立产品形象和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至关重要。星巴克CEO霍德华·舒尔茨就如何在成熟行业创立名牌有独到见解:不依赖炫耀的广告,而是致力于培养员工对咖啡的狂热,从而影响顾客行为。
如何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营销想象力》提供了有益的思考角度。西奥多·莱维特提醒我们,管理者最担心的不确定性常来自市场,所有商业机构的命运最终由市场冷酷无情的运转决定。
那么,今天的市场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呢?
我把企业经营方式分为四种:薄利多销型、品牌型、服务型和个性化满足型。这种分类或许不完全准确,但有助于表达我的想法。
如果经营确实有这四种形态,我们的企业目前仅停留在第一种——薄利多销。换句话说,中国企业成长于“大量营销”时代,主要任务是说服消费者接受产品。然而,薄利多销的逻辑今天面临挑战:
1.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每年涌现15000种以上新产品或型号,其中90%以上新产品生存不超过12个月。
2. 存在敌对与高傲态度。尽管“顾客导向”是流行口号,但许多企业并未真正围绕顾客展开活动,而是试图操纵顾客。
3. 顾客关心实质而非形式。企业或许致力于创造产品或服务形象,却未确保与顾客期望相符。顾客更关心实际价值而非形象。
这些仅是企业面临的部分挑战,但如果不改变,发展将停滞。
中国企业以薄利多销方式发展了近30年,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需明确——顾客时代已来临。
虽不清楚未来新概念,但企业需展现新特征:更好地理解顾客需求,提供真正价值。
西奥多·莱维特在1960年的《营销近视症》中提出顾客导向,强调从“产品导向”转向“顾客导向”。若企业转向满足顾客真实需求,市场进入方向将有重大改变。
首先,需明确营销是全员职责,而非仅限营销人员。“市场营销是公司内所有人的事,每个人都应有所了解。”
其次,要对变化的市场有足够认识和准备。“没有哪个企业能仅靠自身创造或行业领导地位生存。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必须向其他竞争者学习。”
更重要的是向顾客学习,无论是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工业化还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一些企业已意识到时代变化,开始调整方向和定位,如实施“客户经理”制度,构建紧密顾客关系等。成功企业通过对顾客细分需求的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但大多数企业仍未深入了解顾客,沿用过去的顾客定义。他们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不了解顾客真正需要什么。西奥多·莱维特指出:“企业必须了解顾客心中的‘更好’是什么,并发挥想象力去实现。”
我认同这一观点。成功企业都是充分发挥想象力满足顾客需求,给顾客全新感受和帮助,从而走在行业前列。
经历市场洗礼的企业会认识到,许多商业惯例的假设在想象力和胆识的攻击下会崩溃。成功企业总能用想象力抓住市场边界消融带来的机遇。如花旗银行的金融创新、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创新和分众传媒的广告创新。
西奥多·莱维特对“营销想象力”的阐述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视角和努力方向。如果我们真切理解和具备营销想象力,并结合可实现能力,企业定能与时代同步。
责编:admin
```今日已有 123 家企业获取报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