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10:25:16 人气:18 来源:天云祥客服外包
客户世界|杲占强|2010-01-05
清代名儒陈弘谋在《五种遗规》中提倡:“兴教化,敦民俗,以身作则,正己正人”。这对当今企业文化管理颇有建设意义:企业对内致力于打造家庭、学校与平台三位一体,让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赢;对外则需与股东、伙伴、政府等和谐相处,实现卓越目标,而和谐相处前提是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内在价值观念。它既是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必然产物,又是人们求生存、求发展的主体性表现。企业从社会获取资源,也必须回报社会。
自工业革命起,学者们便探索企业与社会关系。任何企业发展都以一定人文意识和价值理念为基础,并提出“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作为目标。不论是传统“义利兼顾”的儒商文化,还是“实业救国”的理想,或当今“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等理念,都表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和承诺。
企业社会责任可从广义与狭义认识:广义上,是调整企业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狭义上,是“公司在资源基础上把对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经营运作及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在我看来,广义定义更妥贴,具有四个层次: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
企业对社会的经济责任是首要责任。德鲁克指出:“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是生产足够盈余,…没有盈余就等于窃取公共财富,…”。实现这一责任是企业的根本使命。
当然,企业追求赚钱目标时,不能忽视法律责任、道德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要兼顾消费者利益、员工利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然而,有些企业却缺乏这觉悟,破坏环境、损害生态。这不是企业公民所为。
最近我出差蒙古,发现许多蒙古人对中国产品和中国商人不信任。因中国商人曾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给他们,导致严重后果。这些国内企业无异于自掘坟墓。事实上,我们自己也生活在恐怖之中,怕吃到地沟油、喝到三氯氰胺等。这种假冒伪劣应受道德审批和法律制裁。
中国有句教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实际操作如何?企业应扪心自问。对同行的倾轧、对消费者的蔑视使中国企业界潜规则横行。吴晓波在《大败局》中深刻论述:“中国市场环境现状是对秩序的集体破坏及秩序对破坏者的报复”。有多少企业真正认领和扛起社会责任?
同时,现代企业须具备生态伦理意识,将自然视为劳动对象和资源对象,并建立在持续发展基础上。我们应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变为“敬畏自然道法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遵从业界秩序、恪守诚信法治到保护生态环境,从视企业为社会一员到践行社会责任,企业必须由自私人向社会人转变。企业具有公共性,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企业注定失败。
吴敬涟先生提出:“制度重于技术”。我认为制度与秩序不仅重于技术还重于利益。我们最大成就是制度和秩序的构建。在现代社会中,自觉培育企业道德感、尊重市场秩序、培养企业公民意识并肩负责任已成为基本生存规则。
对于企业公民建设我们还有漫长路要走,但我相信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未来必将崭露头角!这也是一个民族灵魂升华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专家。
责编:yangyining
```今日已有 123 家企业获取报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