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10:18:52 人气:10 来源:天云祥客服外包
|冯磊|2008-12-22
行业的发展引起了多样的重视,成为各厂商的竞争热点。2002年的CRM市场由于整体的复苏给了各主要厂商一个笑逐颜开的一年,CRM真正有了新的起色,不再是只是个厂商浮于表面的卖点,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给厂商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如果2002年是一个好的开始,那么2003年CRM厂商的热点又将在哪个行业呢?
请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研究发现,保险公司目前最急需的解决方案是客户资源管理和数据集中。有40.2%的保险公司认为CRM最为迫切或有发展前景,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数据集中,所占比例为31.2%;认为呼叫中心最为迫切或有发展前景的保险公司比例是18.4%,而对于网上保险,这个比率只有10.2%。
保险公司认为目前最迫切的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CCWResearch2002.10
2003年我国保险业在IT投资方面将比2002年有所增长,接近13个亿,增长率为7.1%。计世资讯认为,保险行业今后两年的IT投入费用将保持每年近10%的增长。从地区分布来看,华北、华南、华东仍是投入的重点,西部地区的投入有望继续增加,而且其投入的IT产品结构会发生变化。
保险业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产品与服务的区分,更好地细分客户,维持创造利润客户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同时,也面临着成本控制的压力,需要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更大的产出。此外,还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与客户沟通,正确把握客户的相关需求。市场压力、竞争压力、成本压力、技术压力并存。
从上面的资料不难看出,保险行业将是CRM厂商的一个热点。这与我国加入WTO后对金融行业的相关需求增加有很大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每年以35%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加入WTO后,对保险行业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外资保险公司的加盟使竞争更加激烈。原来国有保险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面临着来自外资保险公司、国内新的保险公司的冲击。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吸引了众多保险机构的目光。国外保险机构的广告也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如安盛保险。根据不完全统计:已在中国营业和已取得营业许可证的外资和合资保险公司已达到21家,全球著名的保险公司已在华设立了200余家代表处。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有更多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为国内带来更好的保险理念与产品,同时竞争也随之加剧。
竞争的策略就在于创造别人无法取代的地位。保险行业的竞争最大的特点在于为客户提供优质与个性化的服务。这种特性决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保险公司更加重要。如何加强对客户的把握、如何为客户选择最佳的产品、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开拓、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领先于对手是各保险公司经常考虑的问题。
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业务运作系统、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管理体系等都是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的。因此,一套适合行业特点、能真正与相关保险业务相结合的系统是各保险公司所急需的。
正是因为需求的庞大,引起了个厂商的注目。中国保险行业这块诱人的大蛋糕,无法不引起国内外CRM厂商的关注。
凭借先进的国外经验优势,借助其行业化的优势进入,ORACLE、PEOPLESOFT、SIBLE、IBM等国外的厂商正是通过这样进入市场。例如,PEOPLESOFT公司最近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就将其国外的成功客户引入中国,整合相对的资源,给国内的相关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内的大型软件公司为了扩展其产品线的需要,也在近几年进入了CRM领域。如用友公司的金种子计划、金碟公司的东方明珠计划逐渐加强投入,神州数码与台湾软件公司的合作也瞄准了这块蛋糕。
专业的CRM公司,如联成互动公司(客户包括太平洋保险公司北京公司)、创智PowerCRM、TURBOCRM(如平安保险)都在此行业有了大的投入。
S | O | |
国际厂商 | 丰富的行业经验、资金、客户基础 | 正在扩大的中国市场 |
国内大型IT厂商 | 综合实力强、知名度高 | 拥有客户的认可 |
专业CRM | 行业经验、专注 | 行业需求旺盛 |
W | T | |
国际厂商 | 不熟悉中国国情、产品成本高、实施人员缺乏 | 来自中国成长企业的挑战、市场的认可 |
国内大型IT厂商 | 行业经验不足、产品完善程度 | 来自两方面的挑战、发展 |
专业CRM | 资金、人员的有限 | 在困境中奋斗 |
从以上SWOT分析不难看出,保险行业已经向各类厂商伸出了手,等待你去摘取那美味的果实。谁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必将在市场中取胜,在2003年取得丰硕的成果。
本文由作者向AMT提供
作者联系方式:shfl@ufsoft.com.cn
责编:sptgfaa
```今日已有 123 家企业获取报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