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10:17:57 人气:11 来源:天云祥客服外包
|任璐璐|2009-01-07
流程战略是企业转变资源为产品和服务的关键方法。其目的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管理限制下,找到满足客户需求、符合规格的服务和产品的生产方式。
所选流程对营业厅的灵活性、成本、质量及其整体效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流程决策应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营开始之前选择适当的流程,将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这比事后纠正错误的流程要经济得多。
常见的流程是重复型流程,它涉及预先生产好、设计好的模块或组件。这种流程广泛应用于装配、纯服务等多个领域。
例如,快餐餐厅使用模块进行重复流程,这种生产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通过组合不同的模块(如肉、奶酪、酱料、番茄和洋葱),可以创造出半定制的产品,如奶酪包。这样,快餐公司既享受了连续生产模式(预先生产大量模块)带来的低单位成本优势,又能够满足顾客对多样化和定制化的需求。
重复流程战略的特点详见下表4-2。
表4-2 模块流程
[重复型流程,例如银行营业厅]
1. 基于模块,长期提供固定、可选的标准产品组合。
2. 在流程线上使用专用设备。
3. 员工接受通用培训。
4. 此流程减少了执行指令所需的培训,并降低了工作指令的差异性。
5. 相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原材料库存较小。
6. 采用准时制或定时制方法。
流程设计需考虑以下因素:
① 服务部门的考量
在市场运营中,设备利用率往往很低,可能低至5%。例如,牙医诊所的X光机或餐馆的某些设备。这解释了为何人们认为这些服务成本高昂。
低利用率的原因部分是为高峰期准备足够的生产能力。服务经理和顾客都期望在需要时能够立即使用这些设备。另一个原因是需求预测的不准确和由此导致的设备使用不均衡。
② 与顾客的接触和流程战略
与顾客的接触是转换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直接与顾客接触的流程中,顾客可能会显著影响流程和绩效。在餐馆、银行或零售店,顾客与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流程不畅。
对个人特殊照顾或提供定制服务可能会破坏流程。流程受顾客独特服务需求的影响越大,成本就越低。
● 营业厅运营效率
生产服务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最大产量。在企业中,这通常通过规模(如银行的服务窗口数量或餐馆的座位容量)或数量(如每个班次服务的客户数或销售业绩)来衡量。
许多营业厅选择以低于生产能力的水平运营,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他们可能在生产能力的92%的水平上运营,这被称为有效能力或利用率。
有效能力或利用率是预期生产能力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
有效的能力或利用率 = 预期的生产能力 / 生产能力
另一个与产能相关的因素是效率,它衡量在有效生产能力下实际产出的标准。效率通常表示为有效产能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
效率 = 实际产出 / 有效能力
额定能力是衡量设备最大可用生产能力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额定能力 = 生产能力 × 利用率 × 效率
范例:
萨拉﹒詹姆斯烤饼店拥有三条加工线,每条线的设计能力是每小时加工120个标准卷饼。该店的效率是90%,利用率是80%。计算其额定产能:
额定能力 = 120 × 3 × 168 × 0.8 × 0.9 = 43,546卷饼/周
● 提升营业厅运作效率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率。
(2) 利用外部资源。
(3) 利用库存调节。
流程为营业厅的各项工作设定了关键要素,如作业环节、作业者、工作要求或标准等,从而规范和管理业务及员工间的配合。
流程设计得科学合理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则可能降低效率并增加不必要的工作。
可从作业描述的具体性、作业环节的最少性、流程的闭环性、工作要求或标准的简明性等方面来判断流程设计的科学性。
当工作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改进和优化流程以适应新的需求。
责编:admin
```今日已有 123 家企业获取报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