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10:15:28 人气:16 来源:天云祥客服外包
客户世界|祝綺紋|2008-02-04
近日的《生命时报》上,中国医学会精神病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教授提及一组数据:目前,中国有1.9亿人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精神或心理障碍者,每6-7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存在精神障碍。其中,1600万人正受各种精神疾病的折磨,如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
何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何以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变得疲惫不堪?答案是:压力。
近年来,企业培训聚焦于员工压力和情绪调控。各大媒体开设心理专栏,甚至机场书店也设立心理专柜。呼叫中心等高压行业亦采取措施为员工减压。
压力究竟为何物?非专业人士或难明言,但我们能感知其影响:健忘、脱发、皮肤过敏等。数据显示,世界上多发的10种常见病中,5种与压力相关。由此可见,压力是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要健康工作、快乐生活,必须提升压力管理能力。
首先,要明白压力是可管理的。适量压力促人成长,过量则让人不堪重负。从一张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压力与生活工作的关系。
(图一)
在本图中,“Performance”我更愿译为“表现”而非工作绩效,因压力影响远超工作范畴。低压力时,我们或感倦怠;适量压力时,表现最佳;压力过载,则感焦虑、疲倦。
想象我们如一张弓,初拉时紧绷,随着经验增长与弓的弹性改善,箭飞得更远。但若过度拉伸,弓便会断裂。这就是压力的原理。
因此,适量压力是进步的动力,帮助我们挖掘潜力、充实生活。同时,要找到压力的临界点,避免过度加压。此外,抗压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承受不同压力。相同情境下,为何有人升职而有人离职?我曾参与联想阳光热线的访谈,深感那些升职者多拥有良好心态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因此,培养良好心态是应对压力的首要技术。
再者,需掌握压力管理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压力来源管理、评估与调节。压力来源可分外部环境、心理因素和人际关系等。面对复杂环境,我们虽无法控制外部态势,但可以调整内心、影响身边小环境。
例如,在呼叫中心工作常遇加班、同事离职等压力。此时,可运用心理学公式A+B=C来应对。其中A是事件本身,B是想法,C是结果。心理学家发现真正影响C的是B。乐观主动的人会静下心来分析问题本质并寻找解决方案。
A+B=C
其实健康工作、快乐生活很简单:只需积极心态、乐观态度和正确方法。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07年12月刊,作者为北京正业宏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编:admin
今日已有 123 家企业获取报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