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10:14:00 人气:14 来源:天云祥客服外包
今天,消费者关注点正由购买和使用体验,向维修体验偏移。作为二次营销重要窗口,售后服务平台崛起为厂商彰显个性和硬实力新平台。服务承诺真诚与虚伪,战略长效与短视,整体实力强大与羸弱,及对客户关注与漠视,都在此平台上一览无余。
售后服务产生品牌粘性最为持久,这是人人皆知道理。但其见效周期却也最为漫长。不同于销售平台、市场推广平台,售后维修能力建立注定是缓慢积累过程,尤其不存在一蹴而就捷径。在媒体与渠道发达今天,绚丽夺目广告可以在几天内铺天盖地,不断推陈出新产品也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铺满全国各地渠道商货架,唯有售后服务能力,只能在常年累月中靠点滴积累厚积薄发。
考量一个品牌品质与实力,售后服务是最灵验试金石。厂商真实与虚假,真诚与虚伪,战略眼光长远与短视,战略投入能力强大与羸弱,在这个平台上一览无余。
售后难 IT售后更难
相比家电等其他消费电子行业,IT产品售后服务难度要更大,要求更高。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出现故障,多源于硬件本身损坏。但对IT产品来说,故障却往往是网络、软件、硬件,甚至是特殊应用环境问题复杂交织在一起造成结果。IT产品故障检测也因此变得尤其困难。
其次,通用性差、价格昂贵使IT产品配件,对售后服务物料管理要求更加严格,物流任务更加繁重。举例来说,除核心备件之外,家电售后服务部门对大部分配件管理,通常只需精确到种类。这是因为家电前后几代产品大部分配件,均具备良好兼容性,成本也较低。发生损坏零配件大部分被丢弃,不存在回收返修问题。
普通用户并不会因此而放低对及时性要求,备件缺乏、备件更换周期过长,都会引发用户抱怨。因此,IT行业对备件采购和储备预测准确性、存储和运输安全性及管理精细化程度要求,大大超出同类行业。
服务理念变革彰显个性
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体验为标准,重新审视售后服务产品和流程,是近两年来IT售后服务理念变革主旋律。从厂商导向转变到客户导向,在戴尔中国区服务平台总监林隆仁举出例子中,可以得到更为贴切说明。
联想“您需求,我们行动”、同方“卓越服务,随需而变”、惠普服务定制、方正“关爱无限,完美体验”、海尔“高增值感动客户”,无不体现客户导向和客户体验至上观念,在厂商服务理念方面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在这一趋同服务理念转换过程中,各个厂商却沿着各异发展思路和实际做法,阐释着企业鲜明内在个性。
跟进区域市场
在中心城市组成一、二级市场消费日趋饱和今天,区域市场已经成为厂商争夺热点。如何紧跟销售渠道飞速迈进步伐,将售后网络延伸到区域市场,成为当前各售后服务平台管理者头等大事。
售后服务网络是建立整个售后平台最重要方面。在上世纪90年代,以PC厂商为代表IT厂商,多采用在各地中心城市或分公司配备售后服务团队,或自营维修站方式提供售后服务。之后随着三、四级市场用户群骤然膨胀,厂商自营售后服务网络,再也难以支撑庞大售后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因应之道也因理念和主要市场目标不同而各有差异。
对比来看,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三方专业维修提供商,在服务专业性和稳定性上无疑更加具备优势,与销售渠道分离也使对其进行管理、监督和协调成本更加低廉。但是市场越偏远,专业维修服务商也就越稀缺,难以满足激增服务数量要求。
因此,在IT厂商挺进区域市场时,大多采取混合做法,即一方面引导上级市场专业维修机构,到下级区域市场修建分站;另一方面,将区域级市场发展经销商纳入到维修网络中来。目前,第二种方法由于切合各家厂商急于跑马圈地,和区域市场用户习惯等因素,而为更多厂商广泛采用。
链 接
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10月27日。
责编:admin
今日已有 123 家企业获取报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