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15:50:10 人气:14 来源:天云祥客服外包
“好差评”制度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后,便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意见》的印发,该制度已获得了权威且详尽的实施指南,正式步入全面推广阶段。对许多人而言,“好差评”并不陌生,在网购、订餐、使用网约车或银行服务时,人们都有评价服务或产品的机会。“好差评”制度的核心在于尊重群众,并赋予他们对服务质量的评判权。政务服务的质量,群众感受最真切,也最有评价权。将这一制度引入政务服务,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必经之路。
要有效实施“好差评”制度,关键在于建立具有约束和威慑力的考核机制,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反馈机制如“留言本”“意见箱”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原因在于反馈未被重视和落实。为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保障评价人的权益,消除他们的顾虑,从而激发企业和群众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树立“好差评”制度的公信力。同时,各级政府和政务服务机构需承担主体责任,完善奖惩机制和信息公开,将评价与考核绩效直接挂钩,确保每条差评都能得到整改和反馈,进而形成积极评价、敢于评价、评价有用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利用大数据辅助决策和社会治理,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按照这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好差评”系统将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打破信息壁垒,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群众和企业的反馈进行深度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政务服务的短板,精准定位服务改进的方向,从而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公共服务的高效性。“好差评”制度因此也成为利用科技手段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窗口。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优化政务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权益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和保护,避免情绪化或恶意的差评对制度造成损害。《意见》明确提出保障被评价人的申诉和解释权利,建立复核机制以排除误评和恶意差评,并要求相关部门安排专人进行回访核实。这提醒我们在全面推进“好差评”制度时,既要重视差评的改进作用,也要充分利用好评的激励作用,将群众的认可转化为服务人员不断提升工作的动力,从而形成正向激励的良性循环,推动政务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日已有 123 家企业获取报价方案